东宁市全面落实上级部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以能力作风“工作落实年”活动为契机,打造“三化五度四服务”政务服务品牌(“三化”是指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五度”是指为民服务有热度、惠企政策有温度、办事服务有速度、政务工作有力度、群众要有满意度,“四服务”是指服务群众、服务市场主体、服务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工作),制定政务服务品牌工作方案,设计政务服务品牌标识,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倾力打造边境口岸最优营商环境,为东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倾力打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
东宁市依托东宁口岸通关政策,不断优化出口结构,发挥公路口岸运距短、多样化、效率高的比较优势,围绕进口俄罗斯远东地区资源和产品,不断扩大粮食、海产品、中药材、宝玉石等进口份额,努力提升金属、能源等进口规模,以进口规模带动落地加工产业发展,实现进口商品落地增效、增值。搭建良好平台,支持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俄滨海华宇经济贸易合作区等境外园区稳步发展,加快境外园区转型升级。
倾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招投标、用地、规划、施工许可、消防验收等流程简化程序,精简要件,提高审批效率。质量、安全、施工许可实施合并办理,办理施工许可证最短半日内可审核出证;货物、服务类项目金额达200万(含)以上的公开招标,意向公开30日后提交采购计划,要件齐全3个工作日内可完成采购计划审核,目前,已办理200万(含)以上招投标项目12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批时限由法定审批时限为20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时限由法定审批时限为20个工作日压缩为2个工作日。建立完善土地储备、资金分摊及拨付政策长效机制,实现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用户,不再负担建筑区划红线外接网工程投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缩减至 8.92小时每户以内,全力压降客户的办电成本。
倾力打造优质普惠的市场环境。
全面梳理惠企利民政策,向企业发布惠企政策告知单和政策汇编,采取入企宣传、微信推送等多种途径宣传惠企政策,成功指导东宁市(绥阳镇)黑木耳产业集群申报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深化政银企业合作,积极引进省农业担保机构设立办事处,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推进自贸区协同发展区东宁片区申报工作,加快功能区申报工作,已制定《东宁互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实施方案(讨论稿),积极筹划、认真准备,针对松子、桦树茸和有色金属等具有东宁特色的优势品种开展落地加工准备工作。以供热、燃气和标准化厂房建设等为重点,不断夯实开发区基础设施,强化配套服务。
倾力打造秩序优良的法治环境。
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成立律师调解委员会,律师、法律工作者成立了13个个人调解工作室。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依托,各镇、村分别成立7个工作站、108个室,提供法律援助143次、人民调解270起和法律咨询114次。启动违法犯罪线索举报群众奖励制度,开展“线索清仓”行动。开通12345服务热线,热线7x24h专人接听,及时受理有关投诉举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走访排查矛盾纠纷,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0起,有效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