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为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逸夫中学开展了以“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为主题的诚信教育宣传周活动。
一、举行以“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为主题的升旗仪式。讲诚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教会学生做人的着力点。我校利用升旗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全体逸夫人要做诚实人,要做诚信事。
二、开展以”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为主题的班会课。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我校利用主题班会课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班主任带领学生进行大讨论,深刻理解诚信的内涵与重要意义,同时进行自我剖析,找问题,找差距,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成为追求高尚的公民。
诚信教育的内容很广泛,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对诚信的体验,积累经验。具体的诚信教育内容是:
(1)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礼貌是诚信品质的外在表现。文明礼貌教育,包括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文明的行为举止,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通过外在的文明礼貌行为实践养成诚信的内在品质。
(2)遵纪守法教育。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规,是一个人良好社会信誉的标志。遵纪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种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校的各种纪律、规章制度,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等。
(3)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从学习、生活、礼仪等方面实施养成教育。特别是做人做事要言行一致,对自己、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4)真诚待人和乐于助人的教育。真诚待人、乐于助人是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包括真诚地理解、对待他人,人际交往中要信守承诺,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等。通过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关心他人的能力,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
三、教师率先垂范。开展诚信教育,教育者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关键。学校领导和教师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开展诚信教育首先要确立诚信立教意识、确立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是服务者的观念,通过各种制度建设及对家长、学生承诺等方式树立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新形象,把诚信教育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发挥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
四、营造活动氛围。学校利用电子屏、广播等形式向全体师生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营造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
通过此次诚信教育活动的开展,全体师生的诚信意识得以提升,深刻体悟到作人之本在于诚信,活动效果显著。(来源:七台河市信用信息中心 )